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4/17 星期四

  • 23:00

    哈佛大學研究稱比特幣挖礦造成嚴重空污,能源專家反駁:先射箭再畫靶!

    近日,一項由哈佛大學主導的研究指出,美國境內的比特幣挖礦活動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導致近 190 萬名美國人暴露於更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之中。但研究結果卻引發能源界與數位資產領域的強烈反駁。 研究內容與觀點 該研究追蹤了美國 34 座大型比特幣礦場,聲稱它們在 2022 年中至 2023 年中之間共消耗了 32.3 太瓦小時(TWh) 的電力,比洛杉磯全市高出 33%,其中 85% 來自化石燃料。研究人員警告,比特幣挖礦在美國仍大致處於「無監管狀態」,構成環境健康與監管體系的新挑戰,並呼籲聯邦政府介入。 研究還指出污染熱點包括紐約市、德州東北部、伊利諾州與肯塔基州交界地區等,這些地區的礦場排放量最高,對當地居民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專家批評:方法有瑕疵、數據選擇性強 氣候科技投資者、CH4 Capital 聯合創辦人 Daniel Batten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這份研究存在「嚴重瑕疵」,似乎是「先射箭再畫靶」,從一開始就認定比特幣挖礦有害環境,然後再挑選支持這一結論的數據與方法」。 Daniel Batten 指出,該研究使用了 WattTime 所開發的「邊際排放模型」來計算電力使用造成的污染,該模型雖被廣泛使用,但屬於非公開系統,不適合用於長期年化排放分析,且不接受學術審查。 他還批評該研究引用來源大多是新聞報導,缺乏經過同領域專家學者審查的論文,而且只挑選了 34 個礦場,忽略了眾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特幣礦場,這種選擇性樣本會嚴重扭曲研究結果。 此外,Daniel Batten 指出,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是《紐約時報》記者 Gabriel Dance,他也曾撰寫過一篇同樣因誇大數據與方法錯誤而遭批評的比特幣挖礦報導,Daniel Batten 評論道:「這份研究看起來像是那篇報導的學術翻版。」 DARI 發佈正式反駁聲明 針對哈佛大學的這份研究,數位資產研究院(DARI) 也發表了一份反駁聲明,指出其使用選擇性使用數據、錯誤的排放歸屬方法、不當的邊際排放應用,且過度依賴新聞來源與少數選定的論文,來建構單一敘事。 DARI 強調,比特幣挖礦對環境的影響不能片面解讀,全球已有大量更平衡、數據驅動的研究指出其有助於再生能源、強化電網穩定性、減少甲烷排放等環境效益。 比特幣挖礦對環境有利 Daniel Batten 更列舉 2022 年以來的 20 篇正面、經過同儕審查的論文,這些研究顯示比特幣挖礦有助於加速太陽能回本時間、支持微電網、降低土地掩埋場甲烷排放等,但卻未被哈佛研究團隊納入考量。 他還指出,該研究稱礦機可被用於其他運算用途的說法「顯示對產業缺乏基本理解」,因為其他用途(如 AI 資料中心)通常造成更高化石燃料使用,而比特幣挖礦反而在協助電網脫碳。 偏頗報告存在政治盤算? 這份論文發表之際,正值川普政府積極推動將美國建設為「比特幣挖礦強國」,他近期甚至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國內煤炭產業復甦。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政府在本月早些時候才暫停了對原訂向哈佛大學發放的 22 億美元聯邦資金,並威脅撤銷其免稅地位,因該校拒絕配合限制學生活動、解散多元計劃與改變招生政策等要求。 參考來源
  • 21:04

    摩根大通:比特幣未能從支撐黃金的避險資金流中受益

    根據《The Block》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避險需求正在推升黃金價格,但比特幣未能從同樣的買盤中受惠。 由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導的分析師團隊在週三提供給 The Block 的報告中寫道,受投資人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之下尋求避險的推動,黃金正在吸引來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期貨投資者的資金流入。相比之下,比特幣正被拋在後頭,在期貨市場的投機興趣下降,且 ETF 連續三個月呈現資金流出。 摩根大通分析師寫道: 「儘管市場寬度和流動性有所下降,但黃金仍然像瑞士法郎和日圓等貨幣一樣,受惠於避險資金的流入,這些避險資金流在 ETF 和期貨領域都有所體現。」 根據該報告引用的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全球黃金 ETF 在 2025 年第一季錄得 211 億美元的淨流入 ,其中光是中國和香港的 ETF 就占了 23 億美元。分析師指出,這些資金流入約占全球黃金 ETF 總資產管理規模的 6%,而在中國/香港的黃金 ETF 占比則為 16%,這凸顯了該地區對黃金需求的成長更為強勁。此外,分析師表示,從二月以來,黃金期貨的投機性買盤也有所增加。 相比之下,比特幣並沒有共享到這樣的資金流量,分析師總結道:「因此,比特幣未能從持續支撐黃金的避險資金流中受益。」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現貨黃金價格從今年初以來上漲了約 27%,在本週突破每盎司 3,300 美元,不斷創下歷史新高。而比特幣在今年一月美國總統川普就職當天創下超過 109,000 美元的新高之後,經歷了近三個月的下跌趨勢,一度跌破 75,000 美元,最大跌幅約 31%。 比特幣在最近兩週有所反彈,截至本文發布之前,其交易價格為 84,762 美元。 相關報導:《關稅擔憂引發避險交易,代幣化黃金市值突破 20 億美元》
  • 19:52

    川普再次呼籲聯準會降息,痛批鮑爾決策「太慢又錯誤」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自己的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對貨幣政策反應遲緩,稱歐洲央行預計要第七度降息了,而鮑爾總是「太遲又錯誤」,並直指他昨天的報告和往常一樣「一團糟」。  川普指出現在油價、雜貨甚至雞蛋的價格都在下降,美國正在靠關稅變富有,因此聯準會早該像歐洲央行一樣降息,而現在更是非降不可,並直言:「鮑爾下台的那天再快也不為過!」 來源:Truth Social 相關文章:《聯準會主席示警關稅風險,透露未來將鬆綁銀行加密貨幣規範》
  • 16:15

    以太坊鏈上活動低迷,網路手續費降至五年來低點

    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Santiment 的最新報告,由於區塊鏈活動趨緩,以太坊(Ethereum)平均網路手續費已降至 2020 年 5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Santiment 行銷總監 Brian Quinlivan 在 4 月 17 日發布的文章中指出,目前以太坊每筆交易的平均手續費約為 0.168 美元,與近期鏈上活動減少密切相關。Brian Quinlivan 解釋道: 「當很多人同時使用以太坊時,使用者會出更高的手續費來讓自己的交易更快被確認,從而推高平均費用。一旦交易的人數減少,就像現在這樣,用戶就不需要出那麼高的價格,因此平均手續費會下降。這本質上是一個供需機制。」 市場觀望、價格承壓 從交易的角度來看,低手續費未必意味著幣價觸底,因為交易者仍在觀望整體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尚未恢復過往的活躍交易節奏。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以太幣(ETH)在過去 14 天已下跌超過 12.5%,目前在 1,600 美元上下盤整,過去 24 小時內無顯著波動。 Brian Quinlivan 補充道: 「我們明顯看到市場對以太坊相關討論,以及與關稅與經濟新聞之間的關聯性變得更加敏感,價格已接近長期支撐位。當散戶越來越看空某個資產,尤其是開發活躍的資產,意外反彈的機會往往會變得更高,且阻力更小。」 Pectra 升級即將到來 備受期待的以太坊 Pectra 主網升級因測試網啟動過程中出現設定錯誤和未知攻擊者干擾而延後,但目前已確認將於 5 月 7 日正式上線。 「Pectra」升級的名稱結合了執行層的「布拉格」(Prague)升級和共識層的「昴宿一」(Electra)升級,旨在推進帳戶抽象、提高質押上限、提升 blob 數量上限來強化 Rollup 效能等多項功能。 參考來源 相關報導:《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暗示未來硬分叉升級將加速進行》
  • 15:48

    巴拿馬首都將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稅款和市政費用

    中美洲國家巴拿馬的首都巴拿馬市將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稅款和市政費用,包括公車票和各項許可證,加入全球接受此類支付方式的城市之列。 巴拿馬市市長 Mayer Mizrachi 週三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巴拿馬市議會已通過決議,成為該國第一個接受加密貨幣付款的公務機關,市民可利用比特幣(BTC)、以太幣(ETH)以及穩定幣 USDC 和 USDT 支付多項公共服務費用。 Mizrachi 也提到,前幾屆政府曾嘗試推動類似的立法,但未能克服要求政府機構需以美元收款的規定,因此現任政府與一家銀行合作,該銀行將負責接收加密貨幣並轉換為美元,讓政府在未修訂法律的情況下接受加密貨幣。 https://twitter.com/Mayer/status/1912247520790737405 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城市和地區接受加密貨幣繳稅,或正在研究區塊鏈在政府支出上的應用。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州於 2022 年 9 月開始接受加密貨幣繳稅。瑞士盧加諾市則在 2023 年 12 月宣布可用比特幣支付繳納稅費。 資料來源
  • 14:38

    2025 Q1 成「AI 的主場秀」!近 58% 創投資金流向 AI 新創

    根據 PitchBook 最新報告,2025 年第一季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獲得了全球創投資金的最大份額,顯示投資人對 AI 領域的高度熱情依然不減。 2025 Q1:AI 的主場秀 PitchBook 在 4 月 17 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第一季全球創投資金中有高達 57.9% 流向 AI 與機器學習新創公司。相比之下,2024 年第一季僅有 28% 的資金投入該領域,成長幅度驚人。 報告指出,資金集中度在北美尤其明顯,該地區有 70% 的創投資金流向 AI 新創企業。 第一季全球 AI 領域共募集資金 730 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 AI 投資總額的一半。不過其中有超過一半資金源自 OpenAI 的一筆巨型募資案,該公司於 3 月 31 日完成由軟銀領投的 400 億美元募資。其他重要募資案例還包括 AI 公司 Anthropic,在 3 月完成了 35 億美元的 E 輪募資。 Freestyle Capital 的合夥人 Maria Palma 指出: 「現在投資人的 FOMO 行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技術變化的速度幾乎讓人無法消化,這就是為什麼你看不到投資減緩的原因。」 然而,645 Ventures 的創辦人 Nnamdi Okike 則對當前現象表示警告,稱市場的極端情況正在上演,這意味著最後會有很多輸家。他補充: 「許多創投基金現在的心態是『反正只會漲』,而這種思維通常是失敗的前兆,因為那代表你已經開始脫離現實。」 加密貨幣創投資金小幅回溫 與 AI 相比,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新創公司在第一季僅募得約 48 億美元,根據 CryptoRank 的數據,其中甚至約 20 億美元來自阿布達比投資公司 MGX 對幣安(Binance)的注資。 儘管規模遠不及 AI 領域,但這仍是 2024 年第四季(僅 11 億美元)募資總額的四倍以上,創下自 2022 年第三季以來的單季新高。 隨著美國監管環境變得較為友善,加密貨幣創投領域正逐步回暖。例如,由 Galaxy Digital 創辦人 Mike Novogratz 所主導的 Galaxy Ventures 第一號基金據稱有望突破原定 1.5 億美元的募資目標,最終可能達到 1.8 億美元,該基金預計將於 6 月底完成募集。
  • 14:10

    Base 觸發生成迷因幣「Base is for everyone」;暴跌 90% 後又 ATH,社群暴怒批評

    一款名為 「Base is for everyone」 的代幣在推出後迅速受到社群關注,也因價格暴漲暴跌引發大量批評。 市場數據顯示,該代幣在上線約一小時內市值衝上 1,710 萬美元,但在接下來的 20 分鐘內卻迅速暴跌近 90%,市值僅剩 190 萬美元。但此後幣價又快速拉升突破前高,撰寫本文時市值約為 1,600 萬美元。 這款代幣是在 4 月 16 日由 Base 官方帳號在社群平台 X 上分享的,貼文包含一句標語:「Base is for everyone」,並附上通往 Zora 的連結。Zora 是一個將社群貼文轉化為代幣的去中心化平台,用戶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投機交易。 針對此事件,作為 Base 生態的推動者 Coinbase 表示,該代幣並非 Base 發行的官方代幣。Coinbase 發言人受訪時澄清道,Base 並未發行任何官方代幣,也未出售該代幣。「Base is for everyone」是 Base 在 Zora 上的發文自動被平台轉換為代幣,並非由團隊主動發行。該代幣頁面上的免責聲明指出: 「這些內容類似於我們在 X 上已分享的貼文,不應期待任何獲利或價格增長,Base 不會針對這些代幣進行開發或推廣。」 儘管如此,根據 Zora 的資料,Base 已從該代幣獲利逾 71,000 美元,且總交易量超過 3,300 萬美元。Base 也將持有總供應量中的 1,000 萬顆代幣,並承諾永不出售,相關費用收入將用於開發者社群補助。 此事在 X 社群上引起強烈反彈,許多用戶指責 Base「自毀公信力」。前 Riot Platforms 研究員 Pierre Rochard 更批評此舉為「短視近利的剝削行為」。AP Collective 創辦人 Abhishek Pawa 則表示,Base 試圖將迷因幣重新定義為「內容幣」,但整體執行與市場溝通皆「徹底失敗」。 Base 負責人 Jesse Pollack 為此在 X 上辯護:「總得有人來把所有網路內容上鏈,若是我們來做,我不怕。」他認為,讓創作者透過代幣化內容賺取報酬是「建立新經濟的終極手段」,但需要重新思考產品與認知模型。 https://twitter.com/jessepollak/status/1912608624872231131 但事件後續也遭揭露存在「惡意搶購」行為。Crypto 新創 g8keep 聯合創辦人 Harrison Leggio 表示,有兩個錢包地址在初期花 2 顆 ETH 搶購了總供應量的 21%,再迅速轉移並賣出,合計賺入約 30 萬美元。 此外,Base 隨後又於 Zora 發布另一則活動貼文並生成名為「Base @ FarCon 2025」的代幣,該代幣也同樣出現劇烈波動。
  • 14:05

    Flipster 於香港 Web3 嘉年華大放異彩,宣佈成為杜拜 TOKEN2049 金級贊助商

    在剛剛落幕的香港 Web3 嘉年華中,全球增長最快的加密貨幣永續合約交易平台 Flipster 以豐富多樣的社群活動與深入的市場交流,再次吸引了眾多加密貨幣與 Web3 社群的矚目,成功強化品牌於亞太地區的曝光度。 此次 Flipster 的香港之行包括參與了 Catizen 主辦的「FunFi Future Gallop」論壇,針對區塊鏈遊戲與娛樂金融的未來趨勢進行深度探討。此外,Flipster 還與知名 NFT 項目 Pudgy Penguins 合作,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天壇大佛健行活動,讓參與者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交流產業洞察。 而在與 Moo Meow Meow 合辦的 Milk Tea Airdrop 活動中,Flipster 透過趣味的互動任務,吸引大量參與者踴躍響應,更推出了特別紀念的 Soulbound Token,進一步增強了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情感連結。 Flipster 以交易者體驗為出發點,提供零手續費的加密貨幣永續合約交易服務,目前平台上已有超過 250 個交易對,與一般交易所依靠收取手續費獲利的模式截然不同,Flipster 採用與全球知名證券商 Robinhood 類似的 spread 模型獲利,讓用戶以更低成本參與市場,最大程度提升交易效率和收益潛力。此外,Flipster 的用戶介面設計直觀且友好,即使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新手也能輕易上手,備受用戶好評。 隨著 Flipster 在亞太市場知名度持續攀升,品牌近期更宣佈成為今年 TOKEN2049 杜拜大會的金級贊助商,將於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亮相這場全球最具規模的加密貨幣盛會之一。屆時,TOKEN2049 將匯集來自全球 160 多個國家,超過 15,000 名與會者,逾 4,000 家企業和超過 200 位專業講者。 Flipster 作為金級贊助商,將在杜拜會場擺設攤位,與國際知名的開發者、企業家及投資者進行密切交流與合作,並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進一步鞏固品牌的全球化戰略佈局。 未來,Flipster 將持續推動加密貨幣交易與 Web3 普及化,並期待在杜拜 TOKEN2049 盛會與更多全球合作夥伴共建區塊鏈產業新篇章。 更多 Flipster 最新資訊,敬請關注官方網站。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3:45

    量子計算研究公司 Project Eleven 懸賞 1 顆比特幣,獎勵能破解比特幣加密演算法團隊

    量子計算研究公司 Project Eleven 為其名為「Q-Day Prize」的獎項提供 1 顆比特幣的獎金,將頒發給第一個能在一年內於量子電腦上使用「秀爾演算法」(Shor's Algorithm)破解橢圓曲線密碼學(ECC)密鑰的團隊。 該公司在週三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該獎項的目標簡單但緊迫:量化量子計算對比特幣核心加密技術構成的實際威脅。」 量子電腦對比特幣的潛在威脅主要在於其破解保護區塊鏈網路安全的加密演算法的能力。Project Eleven 指出,比特幣使用橢圓曲線數位簽章演算法(ECDSA)進行交易簽章,而使用秀爾演算法的量子電腦理論上可能從公鑰推算出私鑰,危及加密貨幣錢包的安全。該公司估計,有超過 620 萬顆比特幣(價值近 5,000 億美元)處於風險之中。 「我們對於現有的加密技術有多接近量子『末日』情境仍毫無頭緒。」Project Eleven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Alex Pruden 表示:「The Q-Day Prize 這項獎項的設計目的是將量子電腦的理論性威脅,轉化為具體可測的模型。」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亞馬遜、Google 和 IBM 在內的幾家全球大型網路公司皆投入量子運算項目研究。今年二月,微軟披露他們透過名為「Majorana 1」的拓撲量子晶片在量子可及性方面實現重大突破。一些專家估計,若要破解用來保護比特幣挖礦和交易雜湊系統的 SHA-256 演算法,量子電腦將需要數百萬個穩定的量子位元。 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微軟發佈量子計算晶片 Majorana 1,比特幣距離「量子攻擊」不遠了?》《Google 發表新型量子晶片 Willow,會對比特幣安全性構成威脅?》《Tether 執行長預測:量子計算短時間還無法對比特幣構成威脅,中本聰的幣可能「重新流通」》
  • 12:05

    聯準會主席示警關稅風險,透露未來將鬆綁銀行加密貨幣規範

    揭示關稅恐引發聯準會兩難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昨晚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表示,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他預計這將導致更高的通脹和更低的經濟增長,但目前尚不清楚聯儲會需要將重點放在哪一方面,並坦言聯準會可能面臨控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的兩難困境。他在準備好的講稿中說道: 「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個挑戰性的局面,即我們的雙重使命目標出現緊張關係。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將考慮經濟距離每個目標的差距,以及預計這些差距關閉的時間範圍。」  聯準會的兩大任務是「穩定物價與就業」,但包括聯準會內部經濟學家在內的專家都認為,關稅對這兩個目標都構成威脅。在演講後的問答環節中,鮑威爾表示,關稅很可能使聯準會進一步偏離目標,且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到今年餘下時間。 鮑威爾未明確表示利率走向,僅表示:「目前我們處於有利位置,可以等待更清晰的情況,再考慮調整政策立場。」而當被問及聯儲會是否會干預股市波動時,鮑威爾明確表示「不會」,強調聯儲會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其雙重使命,而非穩定金融市場。 鮑威爾的發言揭示了關稅政策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雙重威脅,引發市場對企業盈利、貨幣政策收緊和經濟放緩的擔憂。因此,在他講話期間,美股觸及日內低點,美債殖利率也轉而下跌。根據 FedWatch 的數據顯示,市場預計聯準會將在 6 月開始降息,到 2025 年底可能進行三到四次各 25 個基點的降息。 可能放寬銀行加密貨幣規則 除了全球關注的經濟議題以外,鮑威爾在昨晚的訪談中還表示,未來針對銀行的加密資產相關規定可能會有所放寬。鮑威爾指出,儘管近年來加密貨幣產業曾歷經一連串的失敗與詐騙事件,但整體氛圍正逐漸走向主流,因此,聯準會在這方面也將有所調整。 「我們採取了相對保守的立場,其他銀行監管機構的立場甚至更加保守,對銀行在加密資產方面的指導與規範都設下了嚴格限制,我認為未來這方面會有所放寬。」 「我們會以保障金融體系安全與穩健為前提,嘗試推動這些放寬措施,同時鼓勵合適的創新,但也會避免讓消費者面臨他們無法理解的風險,或讓銀行變得不穩健。」 自川普總統於 1 月上任以來,聯邦銀行監管機構對數位資產的態度明顯轉向更開放。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上月宣布,將撤銷舊有指引,改為發布新指南,明確允許受監管機構監督的銀行在無需事先取得批准的情況下從事合法的加密相關活動。此外,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也已澄清,加密業務在聯邦銀行體系中是被允許的。 而在國會方面,立法者正迅速推動建立穩定幣的監管框架。目前眾議院與參議院的穩定幣法案都已通過各自委員會審查,川普則公開表示,他希望儘快將法案簽署立法。 鮑威爾對此表示肯定,稱國會針對穩定幣的努力是一項積極的發展。 「穩定幣是一種潛力可及廣泛群體的數位產品,應當納入消費者保護與資訊透明等基本規範,」他說,「而這正是參眾兩院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 11:52

    摩根大通:涉高性能運算業務的比特幣礦商本月表現不如純挖礦公司

    根據《CoinDesk》報導,摩根大通在週三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比特幣礦業股在四月份前兩週的表現呈現分歧,專注挖礦業務的公司表現優於那些涉足高性能運算(HPC)的礦商。 在這段期間,只有 MARA Holdings 和 CleanSpark 的表現優於比特幣,而比特小鹿(Bitdeer)、TeraWulf、IREN 和 Riot Platforms 等涉足 HPC(用於包括 AI 在內的應用)的礦商則表現不佳。 摩根大通指出,在美國上市的礦業公司在三月整體表現良好,他們增加了 15 EH/s 的算力,並挖到了更多的比特幣。但他們在四月前半段的表現則不如預期。分析師 Reginald Smith 和 Charles Pearce 寫道: 「網路哈希率的成長速度超過了美國業者的擴張速度,加上比特幣平均價格在四月上半月下跌,這對礦業經濟造成了壓力。」 該投行估計,美國上市礦商目前的交易價格大約是他們四年區塊獎勵機會所佔比例的 1.2 倍,是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準。報告指出,本月前兩週,礦商單日每 EH/s 獲得的區塊獎勵收入約為 41,500 美元,較三月份下降了 12%。 分析師指出,比特幣網路算力本月至今已上升 85 EH/s,達到平均 900 EH/s。該行追蹤的 13 家美國上市礦商的總市值在四月份下跌 2% 至 169 億美元。 相關報導:《大型礦企 CleanSpark 將開始出售部分比特幣,轉向「自資營運」模式》
  • 10:35

    中國明禁暗賣?路透社:地方政府悄悄賣幣救財政

    根據路透社報導,儘管中國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但地方政府卻一直悄悄透過私營企業出售查扣的加密貨幣資產。 地方政府悄悄賣幣 據報導,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將從非法活動中查扣的加密貨幣兌換成現金,用以充實財政收入。然而,這種做法引發法律專家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流程不透明,甚至滋生腐敗。該報導援引交易紀錄與法院文件指出,此類操作雖在法律邊界內進行,但風險不容忽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陳實受訪時表示,此類處置是「權宜之計,嚴格來說,並不完全符合中國目前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禁令」。 目前,中國大陸仍禁止加密貨幣的交易與挖礦活動,但香港則多次表達希望成為加密產業中心的抱負,並建立起交易許可制度。儘管個人交易加密貨幣在大陸仍屬非法,但若是以公司名義協助政府處置查扣資產,則仍屬合法。這一法律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 例如,報導指出,位於深圳的科技公司「佳分享」自 2018 年以來,已代表江蘇省多個地方政府,包括徐州、華安與泰州,協助出售超過 30 億人民幣(約合 4.08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並主要於境外市場進行。 根據路透取得的交易記錄,這些銷售所得的美元資金,先經由本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隨後再轉入地方財政局的帳戶中。 中國持有大量比特幣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中國目前持有約 190,000 顆比特幣,為全球第二大國家級持幣者,這些比特幣大多來自刑事案件中扣押的不法資產。 區塊鏈安全公司 SAFEIS 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涉及加密相關犯罪的金額激增 10 倍,達 4,307 億元人民幣(590 億美元)。據中國最高檢察機關稱,去年中國起訴了 3,032 名涉嫌加密貨幣相關洗錢的嫌疑人。 官方公共預算數據顯示,隨著加密貨幣犯罪案件數量的增加,地方政府罰沒收入也隨之增加。2023 年,地方政府罰沒收入達到創紀錄的 3,780 億元人民幣,五年內成長了 65%。據稱,在中國部分城市,被扣押的加密貨幣甚至已經成為地方財政的主要貢獻來源。 討論制定相關法規 在中國的司法體系中,如何處置加密貨幣資產已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相關部門已為此舉辦多場專門研討會。例如今年 2 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與多個司法部門、學術機構在北京召開會議,專門探討關於加密貨幣的研究與法律適用問題。 此外,中國央行(人民銀行)在去年 12 月的《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也特別點名加密貨幣監管,表示正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性的加密資產監管框架。
  • 10:09

    Babylon 幣價一週內腰斬!超 12 億鎂比特幣於今晨解質押流出

    比特幣在質押協議 Babylon 於上周正式發幣,儘管其代幣 BABY 一度出現顯著上漲勢頭,估值比肩以太坊再質押龍頭 Eigenlayer 。然而,BABY 卻很快出現回撤,撰寫本文時已幾乎跌回原點。 與此同時,Babylon 協議也在今晨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根據 Lookon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過去 5 小時共流出約 14,929 顆比特幣(價值約 12.6 億美金) ,且其中有 13,129 顆流入乾淨的單一地址,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為協議本身的資產重配置行動,或是由某位大型持幣者主導的解質押操作,後續動向仍有待觀察。
  • 00:10

    鏈上分析師警告:比特幣真正的底部或許尚未出現,65,000 美元恐成關鍵支撐點

    在市場持續關注比特幣(BTC)下一步走勢之際,鏈上數據分析師 James Check 近日在 TFTC 播客中表示,儘管當前價格可能已接近底部,但比特幣真正的「投降式拋售」(capitulation)事件尚未發生。他認為,這樣的事件往往是市場觸底的重要信號,而目前尚未看到明確跡象。 投降式拋售是訊號 James Check 指出,若要出現真正的投降式拋售,比特幣價格可能需要回落至 65,000 美元左右,他稱這個區間為「市場真實平均水平」,亦即活躍投資者的平均成本價位。 這個價位的關鍵在於,一旦跌破,許多中短期甚至長期持幣者將面臨未實現損失的心理壓力。「即便是持有比特幣超過五年的老手,也可能會陷入虧損狀態,」Check 指出。他補充道,這一區間與 Strategy(原微策略)的比特幣購買成本大致相同——約 67,500 美元,同時具備心裡與技術支撐的條件。 40,000 美元以下機率低 儘管 Check 對短期內的價格下修抱持謹慎態度,但他強調,比特幣在 49,000 至 50,000 美元區間具備強力支撐,這不僅是 2024 年現貨 ETF 推出時的啟動區,也代表著比特幣市值約為 1 兆美元的整數心理關卡。 他認為,除非全球經濟陷入全面衰退,否則比特幣跌至 40,000 美元以下的機率相對較低。即便價格下探,市場也可能迅速出現技術性反彈與投資人回補。 2024 年盤整區形成堅實底部結構 Check 亦分析了比特幣過去一段時間的走勢,指出自 2024 年以來,比特幣長期維持在 50,000 至 70,000 美元之間的震盪整理,形成了他所稱的「震盪整理」結構。這種寬幅盤整雖讓多空雙方膠著,但實際上在價格圖表上累積了強大的支撐力道。 他認為,這段期間的價格波動對於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它有助於建立「合理估值區」,提供未來上漲的基礎。 市場仍需觀察「投降式拋售」是否出現 總體來看,James Check 的觀點提醒投資者,即便比特幣目前仍維持在相對高位,但市場尚未完全排除進一步修正的可能性。65,000 美元成為關鍵支撐點,一旦跌破,市場可能進入情緒性的恐慌拋售階段。 不過,他亦表示,長期技術面結構仍偏向穩健,投資者應關注價格是否進一步接近支撐區,並持續追蹤鏈上數據與市場情緒變化。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