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於 2025 年 4 月 11 日發布最新經濟報告,指出由於美國於 4 月 2 日宣布對大多數貿易夥伴實施廣泛關稅措施,全球經濟前景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報告中指出,若這些關稅全數實施,美國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將從約 2% 暴升至 22%,創下逾百年新高。此舉將對全球成長與通膨產生深遠影響。
面對如此劇變,加拿大央行不再提供單一基準預測情境,而是提出兩種可能發展的情境,分別代表不同的貿易政策走向與經濟影響。
情境一:貿易關係緊張但逐步緩解
在第一種情境下,美國自貿易衝突以來的大部分關稅最終透過談判逐步取消,儘管談判過程不確定性高,並延續至 2026 年底。
在此情境下,美國經濟成長從 2024 年的 2.8% 放緩至 2025 年與 2026 年的約 2%,主因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金融環境偏緊壓抑需求。不過,企業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投資動能強勁,成為支撐成長的重要力量。美國通膨預期將於 2027 年回落至聯準會設定的 2% 目標。總體來說,全球經濟成長在 2025 年將放緩至 3% 以下,通膨則持續朝各國央行目標靠攏。
情境二:全面貿易戰引發經濟衰退
若情勢惡化為全面貿易戰,即第二情境,美國關稅不僅未撤除,反而加碼,並引發各貿易夥伴報復性措施。在此情境下,美國經濟於 2025 年中進入為期一年的衰退期。

2025 年與 2026 年的 GDP 成長平均比情境一低 1.3 個百分點。家庭支出受實質所得疲弱與就業下滑拖累,企業投資與貿易活動大幅萎縮,導致潛在產出下降。

此外,進口設備與消費品價格因關稅上漲,導致整體通膨於 2026 年中升至 3%,比情境一高出約 0.5 個百分點。儘管油價與需求疲軟有部分抑制作用,但仍難抵關稅帶來的物價壓力。

全球主要經濟體亦受波及
在兩種情境下,歐元區、日本與中國皆受到影響。歐元區在情境一中維持 0.8% 的低成長,但由於部份國家擴大財政支出(如德國擴大基礎建設與國防支出),於 2026 年後回升至約 1.4%。情境二則導致歐元區出口減弱、進口價格上升,壓抑內需並延緩復甦,導致 2025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放緩至0.5%,直至 2026 年才會逐步回升至 0.8%。
中國方面,由於房地產市場疲弱與貿易報復升級,2025 年成長放緩至 4.8%(情境一)與 4.6%(情境二)。中國政府表示將以財政支出支援受貿易衝突影響的企業與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