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為 「Base is for everyone」 的代幣在推出後迅速受到社群關注,也因價格暴漲暴跌引發大量批評。
市場數據顯示,該代幣在上線約一小時內市值衝上 1,710 萬美元,但在接下來的 20 分鐘內卻迅速暴跌近 90%,市值僅剩 190 萬美元。但此後幣價又快速拉升突破前高,撰寫本文時市值約為 1,600 萬美元。

這款代幣是在 4 月 16 日由 Base 官方帳號在社群平台 X 上分享的,貼文包含一句標語:「Base is for everyone」,並附上通往 Zora 的連結。Zora 是一個將社群貼文轉化為代幣的去中心化平台,用戶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投機交易。
針對此事件,作為 Base 生態的推動者 Coinbase 表示,該代幣並非 Base 發行的官方代幣。Coinbase 發言人受訪時澄清道,Base 並未發行任何官方代幣,也未出售該代幣。「Base is for everyone」是 Base 在 Zora 上的發文自動被平台轉換為代幣,並非由團隊主動發行。該代幣頁面上的免責聲明指出:
「這些內容類似於我們在 X 上已分享的貼文,不應期待任何獲利或價格增長,Base 不會針對這些代幣進行開發或推廣。」
儘管如此,根據 Zora 的資料,Base 已從該代幣獲利逾 71,000 美元,且總交易量超過 3,300 萬美元。Base 也將持有總供應量中的 1,000 萬顆代幣,並承諾永不出售,相關費用收入將用於開發者社群補助。
此事在 X 社群上引起強烈反彈,許多用戶指責 Base「自毀公信力」。前 Riot Platforms 研究員 Pierre Rochard 更批評此舉為「短視近利的剝削行為」。AP Collective 創辦人 Abhishek Pawa 則表示,Base 試圖將迷因幣重新定義為「內容幣」,但整體執行與市場溝通皆「徹底失敗」。
Base 負責人 Jesse Pollack 為此在 X 上辯護:「總得有人來把所有網路內容上鏈,若是我們來做,我不怕。」他認為,讓創作者透過代幣化內容賺取報酬是「建立新經濟的終極手段」,但需要重新思考產品與認知模型。
但事件後續也遭揭露存在「惡意搶購」行為。Crypto 新創 g8keep 聯合創辦人 Harrison Leggio 表示,有兩個錢包地址在初期花 2 顆 ETH 搶購了總供應量的 21%,再迅速轉移並賣出,合計賺入約 30 萬美元。
此外,Base 隨後又於 Zora 發布另一則活動貼文並生成名為「Base @ FarCon 2025」的代幣,該代幣也同樣出現劇烈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