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再度升高貿易戰壓力、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之際,比特幣(BTC)近期表現穩定,並未如美股等風險資產般大幅波動。這一現象引起機構投資者與加密社群廣泛關注,認為比特幣正展現出「低 Beta 資產」的特性。
比特幣成為低 Beta 資產
在本週於杜拜舉行的 Token2049 高峰會上,貝萊德數位資產負責人 Robert Mitchnick 表示,儘管這種「低波動性避險資產」的定位目前在基本面上仍具爭議,但可能因市場不斷重複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預期。Robert Mitchnick 說道:
「這在基本面上並沒有太大理論基礎,但如果這種說法被重複地講到足夠多次,它就真的可能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期。因為有足夠多的評論者、研究機構和媒體都在講它是低 Beta 資產,它最終可能就真的這麼表現。」
近期美中關係緊張導致市場擔憂經濟衰退,美股表現不佳。然而比特幣表現卻相對堅挺,甚至在七日波動率上低於 S&P 500,短暫出現「脫鉤」跡象。Mitchnick 認為,這進一步驗證了 BTC 不受單一國家經濟、貨幣或政治風險左右的特性。
這一現象也迅速反映在資金流向上。根據 Farside Investors 的數據,過去十個交易日內,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累積淨流入超過 30 億美元,其中貝萊德旗下 IBIT ETF 吸金最多。Mitchnick 認為,這顯示出資金正由短期投機者轉向更長期、基本面導向的持有者。

VanEck:比特幣應重回「非關聯資產」定位
同場出席的資產管理公司 VanEck 執行長也 Jan van Eck 表示,他希望比特幣能回到 2020 年之前的狀態,成為與傳統金融市場無明顯相關性的資產。他指出,自疫情後比特幣受到機構關注,加上 ETF 啟動後,比特幣開始與納指等風險資產產生較強聯動,削弱了其作為資產配置避風港的角色。
「若比特幣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進一步降低,會有更多投資者願意將其納入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