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對中日兩國的貿易政策上展開積極談判,試圖在其新一輪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市場震盪後,重新調整美國的貿易關係。目前,美中貿易戰升溫,而美日之間的談判則剛剛展開,雙方都在尋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川普有信心完成中美協商
川普總統近日表示,他已經不想再繼續增加中國的關稅,並聲稱中國希望與美國會談,有信心能夠與中方達成「非常好」的貿易協議,表現出雙方有望結束貿易戰的氛圍。然而,中國方面截至目前為止尚未對此作出明確回應,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在這場談判中可能擁有更多籌碼,能夠承受更長時間的經濟壓力。
自「解放日」之後,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逐步提高,2025年已達到最高 245%。作為回應,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了最高 125% 的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這對美國的高科技產業構成挑戰。
美日貿易談判初步展開
在與日本的貿易談判中,川普總統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進行了首次面對面的會談。赤澤亮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沒有透露太多細節,但表示雙方已同意於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第二次會談,而川普則表示與日本達成協議是「首要任務」。儘管日本原本希望將談判範圍限制在貿易和投資領域,但川普似乎打算將議題擴展至包括駐日美軍的防衛費用分擔問題。

目前,美國對日本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以及對汽車等產品徵收25%的關稅。日本方面則希望通過增加對美國的投資,例如參與阿拉斯加的天然氣項目,來換取關稅的減免。然而,雙方在農業和汽車等敏感領域的立場仍存在明顯差異,預計談判將持續進行。
貿易不確定性巨大
川普的關稅政策已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特別是在科技領域。例如,美國針對晶片製造商輝達的新限制措施導致其股價重挫,整體科技股市也出現下滑。
儘管川普政府表示希望在90天內與各國達成貿易協議,但專家認為,這樣的時間框架可能導致協議內容不夠詳盡,無法解決根本性的貿易問題。
總體而言,川普政府在對中日兩國的貿易談判中展現出積極態度,試圖通過談判達成對美國有利的協議。然而,雙方在多個關鍵領域仍存在顯著分歧,未來的談判進展仍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