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機構 Arcane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本期(9/20-10/20),比特幣實物交割交易所 Bakkt 交易量再創新高,顯示出機構對比特幣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加。
Arcane Research 分析師指出,10 月份,Bakkt 交易所將會有 400 份比特幣合約到期交割,較上月份增長了 14%,也是歷史新高。
Bakkt 是首獲得官方執照的「比特幣實物交割」交易所,是為機構量身打造的交易所,其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的證券交易所 ICE(洲際交易所)。Bakkt 的運作模式為,客戶在合約到期後,會收到實體比特幣,而不是美元。
因此,Bakkt 交易量創新高同時也可以看成,機構對比特幣的需求正持續上升。
Photo Credit: Arcane Research
不只 Bakkt,LMAX Digital 和 CME 也捎來好消息
據 Skew 數據,LMAX Digital 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現貨交易所,在過去 24 小時內,LMAX 共處理了 1.356 億美元的比特幣交易,遠高於 Kraken、Coinbase 兩大老牌交易所。
Photo Credit: Skew
除 Bakkt 外,CME 的比特幣的期貨持倉量也於近期大增,Skew 數據顯示,在上(9)月期貨合約到期後, 10 月的合約量已經從 3.45 億美元上升至 5.61 億美元。
Photo Credit: Skew
預算赤字再飆新高,何處是下一個避風港?
MicroStrategy 在 8、9 先後購入 2.5 億美元、1.75 億美元的比特幣。那時 DeFi 的風頭正盛,可能很少人注意到,MicroStrategy 是首間購入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的美國上市公司。
隨後,管理超過百億美元的也購入了紐約數位投資集團(NYDIG)購入了超過 1 億美元的比特幣,用作主要資金庫儲備資產;支付公司 Square 也購買了 5,000 萬美元的比特幣,約 4,709 顆比特幣,佔 Q2 結算資產的 1%。
很明顯地,機構對於比特幣的興趣正在逐漸增長。
這可能是因為疫情爆發後,各國印鈔救市的自然走向。美國財政部週五 (16 日) 公布,受到新冠疫情擴大支出,截至 9 月 30 日的財政年度預算赤字飆 3.13 兆美元,創上新高紀錄。
大量舉債的印鈔行為很可能加速通貨膨脹,以 MicroStrategy 為例,該公司持有了約 5 億美元的短期國債,而通貨膨脹惡化可能吃掉國債所得的獲利,這可能是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選擇比特幣的主因。
Gemini 的共同創辦人,雙胞胎兄弟之一的 Tyler Winklevoss 就表示,比特幣成為企業資產可能是長期趨勢。
「比特幣正在成為企業資產,Michael Saylor(MicroStrategy 執行長)、Jack(Square 創辦人)是趨勢的領頭羊。
很快,會有更多其它企業效仿,最後連中央銀行都會開始買入比特幣。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Tyler Winklevoss 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