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八大思維模型,成為加密市場的少數贏家。
- 原文標題:《Mind-shifts Amidst The Chaos》
- 原文作者:The Learning Pill(@thelearningpill)
- 編譯:Odaily 星球日報研究員 Asher(@Asher_0210 )

在加密市場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技術分析和代幣經濟學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真正的競爭優勢源於思維方式:即在複雜市場條件下,能夠影響決策的心理模型。換言之,成功的加密投資不僅僅依賴於基本面分析或市場趨勢,而是要掌握如何以機率的角度進行思考、深刻理解市場的二階效應、尋求那些回報遠大於風險的不對稱投資機會、建構能夠在動盪中反而獲得更強韌性的抗脆弱策略、清楚評估每一筆投資的機會成本、識別並跟隨新興的市場敘事、有效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以避免噪音、保持長遠的投資視角、避免將個人身份與投資表現掛鉤,並且專注於投資過程的優化而非單一的交易結果。
一、概率思維:用賠率替代確定性
大多數加密投資者會陷入二元思維:「這個項目肯定會漲 10 倍」或「市場肯定會崩盤」。這種絕對主義的思維方式會導致過度自信、錯誤的部位配置,以及在預測失敗時的情緒崩潰。高效的加密投資者則不同,他們會為多種可能的結果賦予機率,並據此做出決策。與其說「ETH 今年一定會漲到 1 萬美元」,不如說「ETH 有 30% 的機率漲到 1 萬美元,50% 的機率會在 3000 至 5000 美元之間波動,20% 的機率會跌破 2000 美元」。

機率思維讓人能夠:
- 根據風險合理地配置部位;
- 為多種可能的情境準備應對計畫;
- 在不確定中做出理性決策;
- 在市場極端波動時保持情緒平穩。
當使用機率思維時,投資者永遠不會完全錯,只是會隨著新資訊的到來調整機率分布。
二、二階效應:洞察表面之外
普通投資者往往只會對新聞做出直觀反應,而高效的加密投資者會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例如,當中國禁令加密礦業時,很多人恐慌性拋售。但那些從二階效應角度思考的人意識到,這會導致礦業的去中心化,可能會增強比特幣長期的抗風險能力,從而做好了相應的布局。

二階效應可以訓練自動性地思考兩步或三步,幫助:
- 提前預測市場走向;
- 識別看似正面的新聞背後的隱藏風險;
- 在看似負面的新聞中發現被掩蓋的機會;
- 在大眾反應之前提前布局。
最有利可圖的見解往往存在於這些二階或三階效應中,許多投資者對此完全忽視。
三、不對稱風險回報:唯一值得玩的遊戲
傳統智慧讓你尋找「好投資」,但高效的加密投資者則是尋找不對稱的投資機會,在這些機會中,潛在的收益大幅超出下行風險。不對稱風險回報意味著投資組合應該能承受無數次的小虧損,但同時也能抓住偶爾出現的巨大收益,這包括:
- 調整部位大小,即使完全失敗也不會對你的投資組合造成重大損害;
- 尋找可能失去 1 倍但能賺 10 倍、50 倍甚至 100 倍的機會;
- 以較低的成功率換取更大的收益;
- 避免那些適度收益卻伴隨著災難性下行風險的情況。

尤其在加密領域,回報的分布遵循冪律,一個改變人生的贏家可以超過幾十年的「安全」傳統投資。
四、抗脆弱性:從混亂中受益
大多數投資者的目標是韌性,即能夠在波動中生存。但高效的加密投資者則建構抗脆弱的策略,讓自己在市場的混亂中變得更強,其中,抗脆弱性包括:
- 保持足夠的現金儲備,在市場崩盤時使用;
- 在下行趨勢中加速進行定投(DCA);
- 關注那些在市場壓力期間能夠吸引用戶/增加收入的協議;
- 利用波動性本身作為策略的一部分(如選擇權策略)。

當其他人只是在努力抵禦風暴時,抗脆弱的投資者卻在悄悄地藉此機會加強自己的地位。
五、機會成本意識:錯誤決策的隱性稅
每一個投資決策都有一個陰影成本,即「本可以用這些資金做哪些更有利的事」,高效的加密投資者會密切計算機會成本,從而提高投資組合的效率。機會成本意識意味著:
- 定期評估部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
- 當資本可以在其他地方用得更高效時,敢於停損;
- 理解持有表現不佳的資產不是「中性的」,而是正在浪費資本;
- 設定明確的停損標準,對於未達到目標表現的部位及時清倉。

一個平庸投資的真正成本,不僅是回報低於預期,更是投資者錯過了那些本可以創造卓越回報的機會。
六、敘事素養:在故事寫成之前解讀市場
市場在吸引資金流動時,會先依據敘事而非基本面發生波動。能夠早期識別、評估並布局即將到來的市場敘事,可能是加密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優勢。敘事素養意味著:
- 區分短期炒作和具有持久性的故事;
- 理解哪些敘事能夠真正推動持續的資金流動;
- 辨識敘事是否已接近飽和或枯竭;
- 在敘事轉變之前提前布局,而不是追逐已成的趨勢。

這不僅僅是跟隨炒作,而是深入理解為什麼某些觀點能夠吸引市場的集體想像,以及這對資本流動意味著什麼。
七、認知專注:保護好自己的注意力
在加密世界這個 24/7 的資訊流中,投資人最稀缺的資源不是資本,而是注意力。高效的加密投資者會盡可能做到對項目的專注,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新聞」其實是噪音,阻礙了專注分析,具體包括:
- 建立資訊過濾器,排除低訊號的輸入;
- 確立明確的標準,決定什麼值得注意;
- 建構系統,幫助投資者從噪音中識別真正的訊號;
- 為研究和分析安排專門的深度工作時間。

最高的回報來自於在少數幾件事上深度思考,而不是對所有事情膚淺的關注。
八、期望值導向:關注過程,而非結果
大部分投資者總是過於關注單一的交易結果,而高效的加密投資者則關注自己的決策系統在多次迭代中的正期望值,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意味著:
- 不會因為不可避免的虧損而氣餒;
- 根據當時可用的資訊來評估決策,而非事後看待;
- 持續改善決策過程,而不是糾結於個別交易;
- 理解即使做出好的決策,短期內可能也會導致不理想的結果。

透過關注多次決策中的期望值,而非單一交易的結果,能建立一個隨著時間累積的可持續方法。
真正的 Alpha 在於個人思考方式
隨著加密市場的成熟,投資人最大的競爭優勢將是其思維方式。上述的思維模型不僅僅是抽象的概念,它們是實用的思考工具,能夠幫助投資者與那些在 FOMO 和恐慌中徘徊的投資者區分開來。
好消息是,儘管市場難以預測,但思考方式是可以掌控的。透過有意識地培養這些思維方式的轉變,投資人能在市場最動盪時也保持清晰和信心,這是大多數參與者所欠缺的。不要僅僅為了應對當前的市場週期而更新交易策略、思維方式。
原文連結,編譯自 Odaily 星球日報:《真的 alpha 不是你苦苦找尋標的,而是熟諳這套心法的你》